Search


睡衣口譯 = 在家裡穿著睡衣+遠距離口譯 😂

【睡衣上工!💥直擊遠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睡衣口譯 = 在家裡穿著睡衣+遠距離口譯 😂

【睡衣上工!💥直擊遠距同步口譯實際工作現場】

兩週前小編才剛和大家分享了遠距同步口譯設備的體驗心得,沒想到這麼快就有線上口譯員搶先「睡衣上工」啦🔥!

本所畢業校友張家豪學長這次使用了遠距口譯平台,替遠在雪梨舉行之會議提供同步口譯服務🗣

在實際使用此種同步口譯設備後,學長以業界線上同步口譯員的角度,分享本次工作心得及洞見。除了論及硬體設備的嚴格要求外,學長更提供許多實務經驗的對比,像是與觀眾距離感的增加、時差問題、與搭擋的互動模式等,讓我們更深入了解遠距同步口譯在實作面上的優劣利弊。

即便在多面向因素的考量下,遠距口譯確實無法真正取代傳統現場口譯的地位,然而,在不遠的將來,「睡衣口譯」的確很有潛力成為業界提供口譯服務的一種熱門模式!

⭐️ 以下內容轉自張家豪學長臉書 5 月 6 日發文

[臺灣首次:口譯師居家穿睡衣做同步口譯]

上週五,師大翻譯所粉專報導了遠距同步口譯,而該模擬會議的譯者還是親臨了現場,算是用「現場同步口譯」的方式體驗遠距平台吧,別具教育義意。寫報導的小編亦讚嘆:「這樣一來,不知道會不會以後口譯員都在家穿著睡衣就上工了呢」

如小編所嘆,今天在家中披上睡衣,同步翻遠在雪梨的會議,實現了臺灣真正的遠距口譯,特此向大家報告「睡衣口譯」的主、客觀心得。

一、在家做與現場做,硬體大不同:遠距同口服務平台非常要求硬體

1. 用來做遠距口譯的筆電,CPU分數一定要滿3500分;
2. 規定要連乙太網路線,禁用無線網路;
3. 就連耳麥都規定要專業級,禁用消費型。
4. 以上均滿足之後,就解決了小編「必須將非軟體本身的影響因素納入考量,如確保網路連線穩定、口譯員有良好的設備及環境等」的疑問。

二、在家做與廂裡做的其他差異。

1. 看不到搭檔:有一定的障礙,不能使眼神、打手勢、寫筆記。幸好,口譯介面上有partner chat,所以取而代之,把數字、詞彙等其他協助內容用打字呈現,一樣能協助同事。
2. 跨時區好累:會議在澳洲東岸早上8:30開始,也就是臺北凌晨6:30上工,而且規定譯者要提前半小時就緒,等於6:00就stand-by了。這樣的工作模式,對身心都是種挑戰。
3. 與聽眾更有距離感:現場做同步口譯,聽眾多少有機會看到譯者的臉;但使用遠距口譯,訊息就成了faceless voice。或許對有些人而言,會減損溝通效果?

三、所體會到的遠距口譯好處

小編有提到,「平常很難找到口譯員的語種,現在都可以直接請口譯員從國外連線提供服務,不必再東奔西跑」。這句話,深刻呼應此次工作,因為本會涉及華語、越南語、泰語、韓語與日語,如果都從外國運譯者赴澳出差,客戶要花大手筆安排機票與住宿。遠距口譯對於成本的節省,就是主打人員差旅這塊。

總結:

能率先參與真實遠距口譯,真的是莫大榮幸。遠距口譯與現場口譯相比,各有利弊,因此一方面我認為遠距口譯未來必定蓬勃發展,二來我不認為它發展起來後,會取代現場口譯。無論如何,這是很值得期待的新領域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?‍♂️哈囉我是賓狗 ? 一起聽新聞學英文吧 ? 發音+情境+造句練習 ? 來找你喜歡的平台? https://linktr.ee/bingobilingual
View all posts